开栏语
2013年5月趴在学霸鸡叭上背单词,创意灵感,源源不断,激发潜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趴在学霸鸡叭上背单词,创意灵感,源源不断,激发潜能!,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快打造美丽天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天津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为天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年来,趴在学霸鸡叭上背单词,创意灵感,源源不断,激发潜能!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五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适应新常态、树立新理念、展现新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收获新成效,天津发展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台阶。本报今起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三周年”系列报道,展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天津带来的勃勃生机,聚焦美丽天津建设的生动实践和靓丽画卷,表达全市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奋力拼搏的坚定决心。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这是对天津发展乘势而上、更进一步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勾勒出前进航标,指明了未来走向。
“三个着力”,第一个就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统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增长点——市委、市政府以坚定的决心和担当,带领全市人民在火热实践中落实总书记重要要求,书写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篇章。
坚持不懈开展“上水平”活动,狠抓“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多措并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十个一”改革,下大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渤海之滨,奏响动人心魄的发展进行曲,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转方式调结构 培育更多发力点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方式、调结构,亟需在业已形成的优势中培育更多发力点。
着力做好实体经济的“加法”,节能减排的“减法”,转型升级的“乘法”和防治污染的“除法”,天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项目是基础,创新是财富。从先进制造业企业到新兴产业项目基地,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选择落户天津。
“天津良好的工业基础,成熟的产业人才及配套产业,适合高端制造业发展。优质高效服务也是我们选择天津的重要原因。”今年3月份,合纵科技(天津)电力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完成,10万平方米厂房初步具备使用条件,目前生产线已经开始正常运转。预计今年年销售收入大约在3亿到5亿元之间。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达到603个,投资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
亚洲唯一的埃博拉疫苗生产基地——康希诺生物技术公司疫苗产业化基地,日前在开发区启动。未来,这个年产超1亿剂疫苗的基地,将成为国内工业价值最高的人用疫苗产业化平台,可实现年工业产值35亿元。这是天津科技小巨人的一个代表。(刘冬梅 刘雅坤 佟迎宾 韩雯)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天津下大力气抓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7万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549家,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以上。
铺天盖地、顶天立地,一批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成长壮大、制胜蓝海,集聚起充沛的发展动能,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入源源动力。
发展楼宇经济,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天津税收超亿元楼宇已达170座,不仅成为做优做强区县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创新创业的梦想蓝海。
……
从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水平,到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推动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趴在学霸鸡叭上背单词,创意灵感,源源不断,激发潜能!;从盘活闲置楼宇资源,吸引优质服务业聚集,到淘汰转型“散弱低粗污”企业,实现质量、效益、环境三提升……坚持“去旧”“来新”一起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天津实体经济不断壮大。
制度创新添动力 落一子而满盘活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制度创新活力澎湃,发展热潮奔涌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这个平台,大胆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三年来,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格局建设,到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勇闯改革“深水区”,再到“双创特区”叠加优势、扬帆起航,天津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一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先后推出两批175项制度创新清单,128项已落地实施,其余47项也取得实质进展。
谈及“自贸红利”,中飞租赁助理总经理张岚特别兴奋,“我们公司尝到了好几项政策甜头。就拿跨境外币资金池来说,能够给我们解决集团内部资金境内境外的流通问题。在跨境外币资金池里可以实现母公司的外债额度与子公司共享,仅这一项政策就为我们节约了3到6个月的审批时间。”
一子落而满盘活。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成效已经显现,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家企业注册,每一秒钟就有17000元资本汇聚……
能不能将创新创业这座金矿的财富最大限度挖掘出来,让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是发展的当务之急、长远之需。去年9月揭牌的“双创特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服务、要素齐全、充满活力、安全高效的创新创业体系,是天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一重大实践。
“企业动嘴、政府跑腿”,“双创特区”机制特、政策特、服务特。北京人罗克开办的土耳其巴扎公园,如今已是于家堡“环球购”最热闹的区域之一。回想当初的选择,罗克很庆幸,“这里是创客播种梦想的热土,借助双创特区的土壤,我们成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土耳其文化主题体验馆。”
聚集创新主体,引领转型升级。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1000余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2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0余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年初,自创区发展规划纲要获批,确立“一区二十一园”格局,全市将进一步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一线、两带、一城”产业聚集区。
一助两促释红利 创新创业添动能
激发创新潜能、点燃创业火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正为城市发展增添更多动能。
天津荣进睿达物流有限公司是2015年新三板上市的物流“新星”,面对蜂拥而来的订单,董事长马震却为资金周转犯了愁。在这个紧要时刻,招行天津分行仅用两周时间就核发了200万元信用贷款。“多亏了银行的及时授信,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马震由衷地说。
去年,超过1万家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在“爬坡”之际获得了银行融资“补给”。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天津深入开展“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中小微企业“体积小”、潜力大,在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生力军。这支生力军能否茁壮成长,对增强发展后劲至关重要。去年初,市区两级财政拿出60亿元资金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政府与金融机构共担风险,以“一助两促”紧扣中小微企业最迫切的期盼,帮助解决制约发展的融资问题。
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扶持的是企业,解决的是就业,促进的是经济提质增效。2015年,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2016年,这样的势头仍在延续,首季中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42%。
“一助两促”,是天津“上水平”活动中的精彩一笔。每年开展的“上水平”活动,既着眼当前、更谋划长远,已成为天津工作的一大特色。
津南小站,这里生产的阀门占全国市场近30%,但冶炼烧煤为主,污染严重。在2014年的“上水平”活动中,万企转型行动全面开展,政府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推动企业升级改造。利润多了,空气好了,小站阀门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万企转型行动实施两年来,全市累计有1.2万家企业成功转型,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两年下降15.38%。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路子对了,就坚定不移走下去。
实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出台第一批降成本20项措施,全年可为企业“减负”480亿元。
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更新技术装备,市财政拿出30亿元,对1000家企业购置先进设备的租赁费进行补贴,预计将拉动技改投资600亿元。
……
打好经济稳增长、产业优结构、民生提质量的“组合拳”,2016年的“上水平”活动,涵盖“一助两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推动制造企业设备更新、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并与20项民心工程相得益彰,努力保持全市发展的好势头。
大胆探索深化改革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巨大潜能,就蕴藏在深化改革之中。
三年来,天津以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持续激发创新创造热情,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个窗口流转,简单事项“立等可取”,“流水线”审批最快仅需1小时。
一颗印章管审批,现场审批率达到100%,“公章四面围城、公函长途旅行”成为过去时。
2014年5月,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行政审批局,突破传统审批模式,过去18个部门的109颗审批印章变为1颗——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新任务,天津勇于革除陈规、大胆创新。去年,这项改革扩大到全市16个区县。
早在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之前的4月,天津已经进行了一次政府自我革命——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在全国率先废止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彻底消除“灰色地带”。
“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份单卡管通关”“一套体系管廉政”“一个号码管服务”“一份表格管检查”“一张绿卡管引才”——“十个一”改革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其最大“红利”,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世界上最难的是改变,因为这意味着破除陈规惯例,甚至牺牲固有利益。国企改革即是如此。
通过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企业集团,培育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趴在学霸鸡叭上背单词,创意灵感,源源不断,激发潜能!;通过改革,调整重组、清理退出,注销出清一批空壳企业,整体出让一批低效企业,混合多元一批潜力企业,股改上市一批优势企业,推进国企创新发展……三年来,共完成17个重大重组项目,458户企业完成产权多元化改革,2015年市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3%。
有什么样的松绑除障,就有什么样的生机活力;有什么样的改革突破,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答卷。
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对民营资本全面放开,国企民企享有同等待遇……天津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拓宽民间资本投入领域,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27条实打实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一股创业浪潮在津城蓬勃兴起。三年来,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35万户,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1%。
改革发展只有进行时,改革发展期待更大作为。牢牢把握新常态这个大逻辑、新发展理念这个总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抓手,抢抓五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积极进取,苦干实干,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一定能够行稳致远、生生不息。(刘冬梅 刘雅坤 佟迎宾 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