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恰恰道出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当我们提及“梅花三弄”时,这个充满诗意与文化底蕴的短语又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它不仅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琴曲名字,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典故,代表着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梅花三弄是什么意思”。
"梅花三弄"原指一首著名的古琴曲目。《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期的笛曲《落梅花》,后被改编为了古琴曲。“三弄”实际上是指同一段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演奏三次,由于在不同音高上使用泛音的奏法弹奏,所以称之为“三弄”。《晋书·列传五十一》《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中都曾记载了桓伊为王徽之演奏曲调的故事,《乐府诗集卷第三十平调曲四(共六首)》中也有关于这首乐曲的记载:“…… 《古今乐录》:‘按《相和大有歌弦者一弹行路难词’,即此类也。”其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天台山兮重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以及 "今有人山之将崩川即将初漾但余哀徘徊止且步倾杯不能饮伫立以凝顾",等等。" 可见这是一支古老的曲子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和内容并非单一的咏物之作 ,明朱权编辑的古典戏曲论著汇编集子《太和正音谱》(又名燕南芝庵著)在谈到宫调的声情时说: “仙吕清新绵邈商角悲伤婉转双调换头金盏儿小石风流蕴藉黄钟富贵缠绵 正官惆怅雄壮越调头低眼慢大石风流艳雅 南吕感叹伤悲中管高下闪赚歇拍煞近溜亮轻快 高山流水曹娥泣猿楚江吟捣衣清夜闻铃酸咽凄凉 双胜将军英雄将士大江东去慷慨激扬……”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古代文艺理论家们对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评价和总结;其中也包括了对这支古老相传下来的笛子独奏曲——《梅花引》(《赛龙夺锦》)或称(《玉妃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那部著名十大汉族传统名曲的评介意见吧!因此可以说该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艺术价值 ,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 、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